行业动态

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

平模造粒机操作指南:如何调整模具压力提高颗粒硬度?



在有机肥、饲料、生物质燃料等颗粒制品生产中,平模造粒机凭借结构简单、操作便捷、适配物料范围广的优势,成为中小型生产企业的核心设备。颗粒硬度作为产品品质的关键指标,直接影响产品的运输稳定性、存储期限及使用体验 —— 例如,有机肥颗粒硬度不足易破碎结块,饲料颗粒硬度不够会导致营养成分流失,生物质燃料颗粒硬度低则燃烧效率下降。而模具压力是决定颗粒硬度的核心因素,合理调整模具压力,能有效解决颗粒松散、易断裂等问题。本文将从调整前准备、压力调整步骤、常见问题处理及操作注意事项四个维度,提供一套系统的平模造粒机模具压力调整指南,帮助操作人员精准控制颗粒硬度。

一、调整前准备:明确目标与检查设备,为压力调整奠定基础

在调整模具压力前,需先明确颗粒硬度的目标标准,并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避免因设备故障或物料问题影响压力调整效果,确保调整过程安全、高效。

1. 确定颗粒硬度目标值

不同行业、不同用途的颗粒制品,对硬度的要求存在差异。操作人员需先根据产品标准或客户需求,明确颗粒硬度的目标范围。例如:

建议通过前期小批量试生产,记录不同压力下颗粒的硬度值,找到 “硬度达标且颗粒成型率高” 的压力区间,作为调整参考。

2. 全面检查设备状态

模具压力调整需建立在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上,若设备存在部件磨损、间隙异常等问题,即使调整压力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,甚至可能引发设备故障。检查重点包括:

3. 确保物料参数稳定

物料的水分、粒度、混合均匀度会直接影响成型效果与压力需求。若物料参数波动过大,压力调整会失去参考意义。调整前需确认:

二、模具压力调整步骤:分阶段精准操作,逐步优化颗粒硬度

平模造粒机的模具压力调整主要通过 “调整压轮与模具的相对位置” 实现,常见调整方式有 “机械螺杆调整” 与 “液压调整” 两种,操作步骤略有差异,但核心逻辑均为 “逐步增压、试产检测、微调优化”,避免一次性大幅调整导致设备过载或颗粒过硬。

1. 机械螺杆式压力调整(适用于中小型平模造粒机)

机械螺杆式调整通过旋转调节螺杆,推动压轮支架移动,改变压轮与模具的间隙,进而调整压力(间隙越小,压力越大)。具体步骤如下:

启动设备,待空载运行平稳后,将物料缓慢送入进料口(进料量为额定进料量的 50%),此时若颗粒松散、易破碎,说明初始压力不足。关闭进料阀,停止送料,用扳手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杆(通常设备两侧各有 1 个调节螺杆,需同步旋转,避免压轮偏移),每次旋转角度控制在 15°-30°(对应间隙缩小约 0.05-0.1mm),旋转后手动转动压轮,感受阻力变化,确保无明显卡顿。

重新开启进料阀,恢复正常进料量,运行 5-10 分钟后,收集颗粒样品,用颗粒硬度计检测硬度值。若硬度未达到目标值,重复第一步操作,继续顺时针旋转调节螺杆,每次调整后均需试产 3-5 分钟,再检测硬度,避免调整过快导致压力骤增。

当检测到颗粒硬度达到目标下限后,每次调整螺杆的角度缩小至 10°-15°,并同步观察颗粒成型率(成型率应≥95%)与表面状态(无裂纹、无空心、表面光滑)。若硬度达标且成型率高,记录此时调节螺杆的旋转圈数或位置,作为固定参数;若硬度超过目标上限,或颗粒出现 “过脆”“表面开裂”,说明压力过大,需逆时针旋转调节螺杆,每次 10°,直至硬度与成型效果均达标。

2. 液压式压力调整(适用于大型、高产能平模造粒机)

液压式调整通过液压泵站控制油缸伸缩,推动压轮支架移动,压力调整更精准、稳定,且可通过压力表直接读取压力值,操作步骤如下:

启动设备与液压系统,观察压力表显示,初始压力通常设定为设备额定压力的 40%-50%(例如设备额定压力为 20MPa,初始压力设定为 8-10MPa)。开启进料阀,缓慢进料,若颗粒松散,关闭进料,通过液压泵站的 “增压阀” 缓慢提升压力,每次增压 0.5-1MPa,增压后保持液压系统稳定 1-2 分钟,避免压力波动。

恢复进料,运行 8-10 分钟后收集颗粒样品,检测硬度。若硬度未达标,继续通过增压阀提升压力,每次 0.3-0.5MPa,试产检测;若硬度达标,记录此时的压力表数值,例如目标硬度为 5kg 时,对应压力为 12MPa,可将此压力作为基准。

找到基准压力后,运行设备 30 分钟,期间每隔 10 分钟检测一次颗粒硬度与压力表数值,若硬度无明显波动(波动范围≤0.5kg),压力表数值稳定(无压降),说明压力已稳定,可通过液压系统的 “锁定阀” 固定压力,避免因设备振动导致压力变化;若期间出现压力下降,需检查液压管路是否泄漏,或油缸密封是否损坏,维修后重新调整。

3. 特殊情况的压力调整技巧
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:避开压力调整误区,确保颗粒品质

在调整模具压力过程中,操作人员常遇到 “压力调大但硬度未提升”“颗粒硬度不均”“压力调整后设备故障” 等问题,需针对性分析原因,避免盲目调整。

1. 压力调大但颗粒硬度仍不足

2. 颗粒硬度不均(部分达标,部分松散)

3. 压力调整后设备出现异响或过载

四、操作注意事项:保障安全与设备寿命,实现长期稳定生产

模具压力调整不仅关乎颗粒硬度,还直接影响设备安全与使用寿命,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以下注意事项,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损失。

1. 安全操作规范

2. 设备维护与保养

3. 长期稳定生产建议

五、结语:以科学调整实现 “硬度达标 + 高效生产” 的平衡

平模造粒机模具压力调整并非 “压力越大越好”,而是需在 “颗粒硬度达标”“设备安全运行”“生产效率稳定” 三者之间找到平衡。操作人员需通过前期准备明确目标、按步骤精准调整、针对性解决问题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逐步积累经验,形成适合自身生产场景的压力调整方案。

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,部分新型平模造粒机已配备 “自动压力控制系统”,可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颗粒硬度,自动调整模具压力,减少人工干预。但无论设备如何升级,操作人员对 “压力与硬度关系” 的理解、对设备状态的判断能力,仍是保障生产品质的核心。希望通过本文的指南,帮助操作人员掌握模具压力调整技巧,实现颗粒制品品质的稳定提升与设备的长期高效运行。



X平模造粒机操作指南:如何调整模具压力提高颗粒硬度?-行业动态-有机肥造粒机,圆盘造粒机,对辊挤压造粒机生产厂家-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8603847333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