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
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

成球率突然下降?排查圆盘造粒机的这五个关键点(粘合剂、物料细度等)!


在有机肥、复合肥、矿产加工等颗粒生产领域,圆盘造粒机凭借结构简单、操作便捷、颗粒圆润度高的优势,成为主流造粒设备之一。其核心指标 “成球率”(通常要求≥85%)直接决定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 —— 一旦成球率突然从正常水平(如 90%)骤降至 70% 以下,不仅会导致原料浪费(不合格颗粒需返工),还会中断生产流程,增加运营成本。

成球率突然下降并非偶然,多与 “设备参数偏移”“物料特性变化”“操作细节疏漏” 相关。结合行业实践,只需重点排查粘合剂、物料细度、圆盘倾角、圆盘转速、物料含水率五个关键点,即可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。本文将逐一解析每个关键点对成球率的影响机制,提供 “问题表现 - 排查方法 - 调整方案” 的全流程解决方案。

1656920141296182.jpg

一、关键点一:粘合剂 —— 成球的 “粘结核心”,浓度 / 用量 / 类型错配是主因

粘合剂是圆盘造粒的 “灵魂”,其作用是通过黏性力将粉状物料团聚成稳定颗粒。一旦粘合剂出现问题,成球率会立即下降,常见问题集中在浓度不当、用量偏差、类型错配三大方面。

1. 问题表现

2. 排查方法

3. 调整方案

二、关键点二:物料细度 —— 成球的 “基础骨架”,粗细不均会直接破坏料核稳定

圆盘造粒对物料细度有严格要求:粉状物料需达到 “80% 通过 80 目筛(粒径≤0.18mm)”,且粗细分布均匀。若物料细度突然变粗(如大颗粒占比增加)或出现 “粗细分层”,会导致料核形成困难,成球率显著下降。

1. 问题表现

2. 排查方法

3. 调整方案

三、关键点三:圆盘倾角 —— 成球的 “空间条件”,角度偏移会改变物料停留时间

圆盘造粒机的圆盘倾角(常规范围 35°-45°)决定物料在圆盘内的停留时间与运动轨迹:倾角过小,物料停留时间过长,易形成大结块;倾角过大,物料停留时间过短,料核未充分长大就被甩出,成球率下降。成球率突然下降时,需优先排查倾角是否因设备振动、螺栓松动发生偏移。

1. 问题表现

2. 排查方法

3. 调整方案

四、关键点四:圆盘转速 —— 成球的 “动力来源”,转速异常会破坏料核形成节奏

圆盘转速通过 “离心力” 与 “重力” 的平衡影响成球效果:转速过高,离心力过大,物料紧贴圆盘边缘,无法形成料核;转速过低,重力大于离心力,物料仅在圆盘底部滑动,团聚效率低。成球率突然下降时,需排查转速是否因电机故障、传动系统磨损发生异常。

1. 问题表现

2. 排查方法

3. 调整方案

五、关键点五:物料含水率 —— 成球的 “湿度平衡”,干湿失衡会直接导致颗粒散碎

物料含水率是圆盘造粒的 “隐形关键”:最佳含水率为 20%-25%(有机肥)、18%-22%(复合肥)—— 含水率过低,物料缺乏黏性,无法团聚;含水率过高,物料过度黏结,易形成大结块。成球率突然下降时,需排查含水率是否因原料变化、粘合剂添加过量发生波动。

1. 问题表现

2. 排查方法

3. 调整方案

六、结语:成球率下降不可怕,精准排查是关键

圆盘造粒机成球率突然下降并非 “绝症”,只要围绕 “粘合剂、物料细度、圆盘倾角、圆盘转速、物料含水率” 五个关键点,按照 “问题表现 - 排查方法 - 调整方案” 的逻辑逐一验证,即可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成球率是 “多因素协同作用” 的结果 —— 例如粘合剂用量不足与含水率过低可能同时存在,此时需优先调整影响更大的因素(如先提升含水率至合格范围,再调整粘合剂用量)。同时,日常生产中需建立 “每日巡检制度”,定期检查这五个关键点,避免问题积累导致成球率突然下降,确保圆盘造粒机稳定运行,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合格率。



X成球率突然下降?排查圆盘造粒机的这五个关键点(粘合剂、物料细度等)!-行业动态-有机肥造粒机,圆盘造粒机,对辊挤压造粒机生产厂家-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8603847333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